作為試點,禪城首批20根智慧燈桿已在禪城區人民公園投入使用,發揮城市信息集成和安防等作用,大大提升園區內的智慧體驗。記者從禪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獲悉,今年內禪城計劃建設700多根智慧燈桿,將推動城市管理邁向智慧化新階段,并為禪城逐浪“新基建”領域、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撐。

智慧燈桿能自動開關燈、一鍵報警
造型精簡、飾有古典圖案、LED小屏幕上實時滾動著溫度及噪聲等多種數據……在禪城區人民公園,可看到厚源路兩旁矗立著嶄新燈柱,與連片草坪、鮮花互相映襯,頗為漂亮精致。其實,這些新路燈大有來頭,乃是禪城區投用的首批20根5G物聯網綜合應用智慧燈桿。
除了照明、廣播、信息發布的基本功能,憑借桿上裝載的不同的智能前端設備模塊,智慧燈桿能變身多功能的“聰明桿”,給公園管理人員與市民、游人帶來眾多便利。
昨日,禪城首批20根智慧燈桿在人民公園投入使用,市民從智慧燈桿旁經過。/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
“文明游園,請勿踩踏……”記者現場看到,如有路人隨意闖入草地或者花叢、破壞綠植,不用三四秒鐘,旁邊燈柱上的廣播就會自動傳來提醒聲音。
這是公園內應用物聯網技術、提升智慧聯動功能的場景之一。“智慧燈桿通過視頻監測及傳感器裝置,實時檢測園內人員和車輛活動狀態。當有踩踏花草行為發生時,系統可以及時感知不文明行為,聯動廣播音柱和LED信息屏,發出勸離提醒。”禪城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工程師謝麗平表示。
不僅如此,公園具備更為豐富的“自我管理”功能。例如公園內路燈照明變得更加智能化與“人性化”:通過與物聯網傳感器聯動,路燈會自動根據天色、交通情況進行調節。
到傍晚,燈柱感知天色漸暗、會自動開燈;夜色中,內置的燈帶亮起,遠看燈柱猶如一株盛開的花木,成為路邊的亮麗燈景;到凌晨,街上空無一人,路燈則會自動調光變暗;到天亮時,路燈便自動關燈。這樣一來。不僅大大節約了照明用電,還能使整個區域的亮化景觀更漂亮、照明功能更完善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公園內智慧聯動功能提升,市民的游園體驗也發生了改變。
智慧燈桿均設有“一鍵報警”按鈕。在游玩公園過程中,街坊如果遇到中暑等身體不適問題,或者小孩、寵物走失,錢財丟失等突發情況,均能一鍵按動按鈕求助。
燈柱上的對話端可即時接通公園的管理指揮中心,頭頂處的云臺攝像頭也會馬上旋轉對準目標,讓管理方人員通過視頻畫面立即獲悉求助者情況。兩分鐘內,支援人員就能攜帶工具趕至現場處理。
“燈柱裝置與云臺攝像頭智慧聯動,可實現快速響應,從而使得市政公園管理更加智慧。”謝麗平表示。
愿景
以“5G+物聯網” 點亮智慧城市生活
禪城區人民公園內發生的一系列智能場景變化,是如何煉成的?
據了解,這離不開智慧燈桿充當“千里眼”,以及數據分析平臺充當“核心大腦”。二者所組成的智慧化視頻管理系統,運用物聯網、AI人工智能、紅外感知等技術,通過采集設備和傳送設備將前端數據傳輸到大數據平臺,進行數據分析,再聯動智能化設備進行有效執行。
而通過整合優化,傳統的功能單一的路燈燈桿升級為集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燈桿,可具備智慧照明、5G基站掛載預留、環境監測、廣播音柱、信息發布、安防監測、一鍵報警、桿體傾斜監測等功能模塊。多功能合一的智慧路燈,能為城市節省三四成的市政立桿數量,釋放更多空間。
“假設一條馬路原來需要設立200根桿子,使用智慧燈桿只需要150~160根,能大大提高道路的美觀度,有效避免重復建設。”禪城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該負責人表示,首批智慧燈桿已可發揮城市信息集成和安防等作用,接下來將讓智慧燈桿實現更多功能,升級公園的智慧體驗。
智慧燈桿除了基礎照明外,還搭載了環境監測傳感器、廣播音柱、LED信息發布屏、一鍵報警裝置等,市民可實時通過信息發布屏掌握所在區域的溫濕度、PM2.5、PM10等信息。/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
例如根據特點和需求,逐步開發智慧灌溉、自動勸離游商、安裝充電樁等,讓禪城區人民公園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公園,并為城管部門節約管理時間、優化監控手段。
“同時,人民公園試點項目沉淀下來的數據,將為未來禪城區內公園、市政路燈的開發及管理新課題提供數據支持。”項目工程師表示,智慧燈桿作為禪城管理運營系統的末端一環,應用數據已接入禪城區智慧城市管理指揮中心的平臺數據池,未來將發揮更大的智能管理決策作用。
當前,5G是移動通信領域的重大變革點,也屬當前“新基建”領域。“在改建人民公園時,我們就同步在地面下進行電纜和光纜建設,為后續5G、物聯網應用發展提供管線預留。”該工程師表示,智慧燈桿可進行5G 基站掛載,這將為未來智慧交通、無人駕駛等的5G新應用提供設施載體。
禪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2020年,禪城區計劃通過新建、改造建設700多根智慧燈桿。隨著智慧燈桿項目越來越普及,有望逐步成為城市鋪開治理現代化的新“神經網絡”,推動社會治理更精細、更智慧,同時為禪城逐浪“新基建”領域、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撐。